招仕富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案12、左肩周炎

罗某,男,202069日初诊。

主诉:左肩周痛3月余,加重2

现病史:缘患者3月前遇冷后出现左肩部疼痛,抬高时加重,患者自行热敷后症状缓解;期间症状时有反复;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休息未见缓解。

现症见:患者神清,精神一般,左肩部疼痛,呈刺痛,活动时为甚,偶有麻木,无发热恶寒,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无咳嗽咳痰,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有手术、外伤、输血、传染病等病史

过敏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肩胛外侧和三角肌前侧痛甚,左臂上举受限,只能抬高8090度,左臂后抬举受限。颈部酸痛,触诊三,四颈椎向轻度偏左,按之疼痛难忍。

辅助检查:2020-06-09我院DR片:肩关节周围骨质增生

中医诊断:冻结肩寒湿阻络

西医诊断:左肩周炎

治法:予以针刺疗法以舒经通络。

处方:针刺:颈百劳,肩井,肩三针,儒腧,曲池,手三里,外关,条口透承山,天应,腕踝针左手4。针刺得气后性震颤法和搓法。

复诊:坚持6次后,患者肩部疼痛减轻,活动改善。

心得体会:经言:“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在五十岁左右发病,实属肝肾阴血亏虚,筋失所养,又复感风寒之邪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针灸治痹之法,《灵枢·周痹》也有论述:“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结,转引而行之。”细读《灵枢》,始悟肩周炎之治法已详于“经脉篇”。综合《内经》所述,方知肩周炎之治首宜辨经,次宜审穴。

针灸方法是经络理论与全息理论结合,只取一穴,若疼痛部位在肩前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针鱼肩穴(穴在鱼际穴下约0.5寸,第一掌骨侧赤白肉际,按全息理论对应于肩部穴处,可找到一针柄大小的条索状物,压痛十分明显.若疼痛部位以肩骨禺穴处为甚者,病在手阳阴大肠经循行线上,可针三间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二掌骨侧肩穴处);若疼痛部位以肩后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线上,可针后溪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五掌骨侧肩穴处);若以活动障碍为主者其病在筋,可独取筋会阳陵泉穴,多取对侧,压痛点多在阳陵泉下0.5寸左右稍后方。取效的关键除随咳进针和活动肩部外,取穴准确和进针手法也非常重要,条缩状物和压痛点仅有针柄大小,一定要扎准;进针手法宜先直刺(针柄与掌骨侧成90度角)穿透条缩状物至掌骨,然后将针柄立起将针尖刺入条缩状物与掌骨侧之间,此时针感最强。以上方法只要用之得当,皆能针入痛缓或肩部活动立刻改善,一般针3次~10次即可。针后若配合局部阿是穴针刺拔罐,其效更佳。


文章分类: 医学案例
招仕富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
电话:湛江市解放西路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