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针刀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培训时间:2020.10.20 培训地点:骨四科教研室 主讲人:招仕富教授 培训对象:传承工作室全体人员 培训主题:小针刀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 小针刀是集中医针刺疗法与西医手术疗法的优点,利用小针有针灸针及手术刀作用的独特的综合作用。主要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各种疼痛,麻木疾病。因损伤小,治疗时间短。见效快被广大患者接受。随着技术的推广,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也逐渐显现。现对小针刀围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防治对策报告如下: 1 小针刀围手术期存在的危险因素 1.1 术中晕针 病人对使用带刀的针在头、颈、腰背部、关节部位进行穿刺心存悉惧,特别是针刀剥离骨膜时的感觉更加重了这种恐惧心理,由于过度紧张出现大汗淋漓,面色青紫,晕厥等症状,迫使治疗中止。 1.2手术部位出血 因小针刀前端肩平如手术刀,进针时易将小血管切断,引起出血,还可因病人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疾病引起术口出血难止。 1.3术后感染 小针刀科室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知识,无菌观念淡薄。医生诊查室与小针刀手术室同在一室。无空气消毒设施,小针刀未达到灭菌要求,工作中未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病人抵抗力下降,手术区未备皮。 1.4术后头痛 液外漏造成术后体位相关性头痛。 术后头痛 在穿刺过程中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术后引起脑脊液外漏造成术后体位相关性头痛。 1.5 局麻药中毒 病人手术部位多,局麻药用量过大或注射时误入血管都会导致局麻药中毒。病人表现为寒颜,全身麻木,心率增快,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 1.6神经损伤 因为小针刀手术是盲刀操作。不可接免的会损伤神经。症状表现为该神经所管辖的肢体有触电样感觉,但一般无后遗症。 1.7典型病例 病例1.男,75岁,小针刀术后第二天,家属背病人去做牵引时,因胸内压增高,抑制了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导致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引发医疗纠纷。回顾本病例,有诸多值得反思之处,其教训深刻,主要是医护人员对小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不够重视:入院时未认真评估病人一般情况,未了解到病人有心脏病这一重要病史,术前未做必要的心电图检查:术后未预见可能出现的危险。导致病人在术后出现意外。病例2,女,56岁,因股5-骶1椎间盘突出症行小针刀手术。口服曲马多100ng后1小时出现呼吸衰竭,经医务人员全力抢救,15小时后,恢复自主呼吸。24小时后才恢复意识。本病例因术前未及时发现病人肺部存在基础病变。肺顺应性差,代能功能减弱。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时,医务人员不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只能被动的进行对症处理。 记录人:陈史胜
文章分类:
学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