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针刀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防治对策培训时间:2020.11.02 培训地点:骨四科教研室 主讲人:招仕富教授 培训对象:传承工作室全体人员 培训主题:小针刀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防治对策 小针刀风险防控 1.对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了解病人心肺功能。预测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 2.加强心理护理 根据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手术的期望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小针刀手术有关知识及手术中、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觉及注意事项[1]邀请病区同种病例介绍其经验和体会,术中及时对病人实施心理疏导,以缓解和消除病人焦忠的恐恨心理。 3.手术针孔出血 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是否疼痛,肿胀。敷料是否被血液污染。出血者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手术部位,加大止血药量。 4.术后感染 对针刀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点培训消毒、无菌常识;无菌操作规程:对手术间进行空气消毒;术前备皮,清洁手术区皮肤:抵抗力差者可适当使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5.术后头痛 手术前,医生要准确掌握手术部位的解剖位置;术中推管内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针刀进入黄韧带后速度宜放缓。一旦发现蛛网膜破裂。病人去枕平卧12小时,每天静滴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平衡液2500-3000ml;第四天起用注射用水15ml缓慢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5天:也可以硬膜外注射自体血10-15ml,促进蛛网膜破口粘合。 6.局麻药中毒 用药多时可先稀释局麻药;注药时先回抽。防止误入血管:控制局麻药总量。 严格技术准入制;护理人员应重视每一项处理意外情况的技能。才能保证手术安全性。 讨论 继上所述医疗安全工作在预防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应对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保证病人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小针刀手术规范化管理,建立危险因素防范控制机制,严格技术准入制:护理人员应重视每一位病人,认真细致护理,及时发现问题:手术医师要提高处理意外情况的技能。才能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记录人:冯继敏
文章分类:
学术经验
|